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民生>乡村振兴
全部 228 百姓生活 124 乡村振兴 103

江苏学子三下乡:青春助力乡村 绘梦振兴图景

时间:2022-08-08   来源:三农中国频道

三农中国频道江苏讯(通讯员:孙美琳 陈颖)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调研新农村实践乡村振兴的产业新模式,2022年暑期,由江苏理工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陈颖、郭雨欣等七位学子组成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号召,先后赴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钱仓村和冶山镇石柱林社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切身感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新变化。

1.jpg

团队成员调研走访钱仓葵园(团队供图)

“春赏海棠,秋游葵园,全年徜徉玫瑰园,四季都有好风景”。这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正是雄州街道钱仓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钱仓村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开始发展规模化种植与生态旅游建设,他们瞄准葵花种植这一产业特色,整合资源,建成了南京规模最大,拥有小葵花、寸葵花、石葵花、泰迪熊向日葵、矮杆金太阳等多个品种的葵花产业园。葵园负责人向团队介绍,每年金秋花开时节,葵园花海人山人海,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目前,已成为雄州休闲农业的特色亮点、展示形象的对外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载体,有力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

2.jpg

团队成员了解葵花品种(团队供图)

周强是钱仓村大学生村官,也是钱仓村田园牧歌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发起人,十多年来,周强始终秉持着“青春担使命,热血奉家国”的赤子诚心,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12月,钱仓村南京田原牧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钱满仓种植专业合作社相继创办成立,还注册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钱仓”牌农产品商标。5年时间内,钱仓村就把18亩废弃的蔬菜大棚变成了1200亩的南京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品牌,钱仓村拥有了可以年接待45万游客的乡村旅游示范农园。

3.jpg

团队成员参观田园牧歌产业田(团队供图)

如今,钱仓村建成了2个钱仓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成功带动8户会员农户年均增收约6万元,带动337户协议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带动28个合作基地约3万亩蔬菜产区效益提升20%以上。钱仓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化农业做强致富的范本,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了青年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责任和担当。

4.jpg

团队成员欣赏法治农民画(团队供图)

为深入考察现代乡村的文化发展状况,团队来到六合茉莉花园、石林画乡和石柱林社区,结合问卷开展调研。石林画乡是以石柱林社区钮庄组为基础进行规划建设的,以农民画为乡村民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景点,不仅可以赏农民画、吃农家餐、品雨花茶,还可以住乡村店、享农家乐、购地方特产,石林画乡将农文旅产业融合,做到以文化引领乡村发展,以特色品牌拉动经济增长。

居民房的外墙壁上画满了反映农家生活片景和农民的内心独白。各式各样的建筑壁画鲜亮活泼,农耕日常、家庭欢乐、文艺活动等都一一展现。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农民收入的在增加,幸福指数在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5.jpg

团队成员问卷调查(团队供图)

石柱林社区是冶山镇农业新型产业基地,曾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万亩粮油生产基地”就在该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辛苦劳作和现代水利系统的加持,石柱林社区所有的良田都经过“方整化”改造,从山底俯视石柱林,万亩绿地星罗棋布,令人神清气爽,心境开阔。通过问卷调查,团队成员了解到石柱林社区民主情况良好,文娱活动丰富,民众满意度高,村委做到了切实关心村民生活,落实村民需要。           

石柱林社区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自然拉动经济,以自然滋养民心,大力描绘天人和睦的和谐画卷。此外,该社区还创造性地把法治农民画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起来,画“普法”,绘“晓理”,用艺术反映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民的点滴生活,推动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团队成员认识到文化养人,文化兴民,唯有提高居民法治意识,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6.jpg

团队成员参观石林画乡(团队供图)

实践团队经过调研,深切领悟了乡村发展的现代化途径,体悟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产业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不仅要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更要育精神文明绚丽之花。